![](/data/upload/201102/bc6262d37dfcb8cef3a6bcb6da1f0818.jpg)
粵東會館
我知道,春天里在紅軍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,,浴血的杜鵑花就會熱烈地綻放,,展現(xiàn)它的英姿傲骨,不論是在井岡山,,還是在紅七軍紅八軍戰(zhàn)斗過的百色,,春天里拽出人們記憶的,是鮮紅的血色杜鵑,。
清明前后,,滿山的翠綠已掩不住那浸透的紅,那是山上的野杜鵑,。
從喧囂而充滿濃郁汽油味的都市,,走進百色那厚重寧靜的大山,心胸豁然開朗,,空氣中都帶著清清的甜味,。
從小就愛聽鄧小平的故事,他是我心目中的偶象,,走進小平足跡的每個角落,,不論是在鄧小平的辦公室兼起居室——“粵東會館”、還是紅七軍政治部舊址,,80多年前那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始終在我耳邊回蕩,,流連在百色起義紀念館,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前,,分明聽見自己的心臟激烈地跳動,,血管里熱血沸騰,。站在氣勢非凡的百色起義紀念碑前,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心靈的震撼,,歷史是永遠寫在心頭的,。
驅車前往樂業(yè)縣紅七軍和紅八軍會師地舊址后,我爬上了大石圍,。
?。丛碌拇笫瘒⌒?、挺拔,。爬上山頭,放眼一望,,哇,,漫山遍野的野杜鵑鮮紅似錦,那紅是恣意的紅,,如寫意的山水,,涂抹得有聲有色;聽,,還有笑聲,,那是開心的笑,笑聲在陽光下清脆,、婉轉,、歡快、熱烈,,有什么聲音能喚起這樣的美感和愉悅呢,?
在山里,杜鵑也叫映山紅,,瞧,,那層層疊疊、密密匝匝的鮮紅花瓣喲,,映紅了朝霞,,映紅了夕陽,映紅了大山的每一個角落,,這個名字就如石破天驚錚錚作響,,耀眼山坳,響遍山頭,。細看這傲骨凜然的花兒,,花呈酒盅狀,色紅,、味甜,,薄如蟬翼,,花蕊細長成束狀,色澤金黃,,紅黃映襯,,那是最悅目的顏色。同行的朋友說,,野生的映山紅,,石縫和巖畔是它生長的理想家園。
大石圍是天然的杜鵑園,,這些杜鵑,,一棵多枝、一枝多花,,棵棵枝枝,,一簇簇連成花海,無限嬌艷,,流光溢彩,;春末至夏初,嫣紅,、紫紅,、淡紅、金黃色的花兒漫山遍野,,各顯風韻,。在從大石圍至樂業(yè)五臺山的那條長數(shù)十里上萬畝的杜鵑繁生帶,一樹樹,、一坡坡,、一山山的杜鵑,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地吹著紅色的號角,。
在這里,,你會感覺映山紅是帶著響聲綻開的,呼啦啦一大片,,炸紅一個青山口子,,又炸紅一個青山口子。導游說,,當年紅七軍紅八軍就是在樂業(yè)會師的,,你瞧,這些映山紅就好似一面面飄揚的紅旗,,向人們一路宣告:我們的生命,,熱烈蓬勃,紅色之火,,生生不息,。也有山里的老人說,,在樂業(yè)這一帶原來是沒有映山紅的,是紅軍烈士的鮮血浸染過這片土地,,來年山里便開出了紅杜鵑,,浴血而后開的花兒衍生很快,爬滿了山里的角角落落,,后來,,革命勝利了,映山紅仍年年復復地映紅這片天,。
遠處有人在唱“夜半三更喲盼天明,,寒冬臘月喲盼春風,若要盼得喲紅軍來,,嶺上開遍喲映山紅……” 那支熟悉的歌兒啊,,是我童年愛唱的,小時候,,常常進山采摘一大簇映山紅,然后躺在散發(fā)著芬芳氣息的山的懷抱,,一邊唱歌,,一邊摘下這些嬌嫩的山花,抽除細細的簇動著的粉嫩的花蕊,,用一條細木棍從花瓣中心的圓孔里串成一串,,然后邊啃邊往家趕,這映山紅便是我們這些孩子春天里的水果,,酸酸的味道讓味蕾舒展開來,,那股特別的清香似乎現(xiàn)在還留在口中……忍不住摘下了一朵花,放入口中,,再次咀嚼那童年的味道,。
懷著對這片浴血杜鵑的一種說不清、道不明的情感和依戀,,我回到了人潮洶涌的都市,。走在繁華的大街上,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,,我的思緒不知怎地又飛回了百色,。沒有先烈們的英勇獻身,哪有睛朗天空下人們寧靜幸福的生活,?沒有先烈們用鮮血澆奠的路基,,哪有今日繁榮昌盛的祖國?這些道理其實過去都懂,,但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受如此強烈,。是我的心靈凈化了,,還是我的靈魂升華了?